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

新竹購屋 晚一年多花百萬

新竹購屋 晚一年多花百萬

工商時報 郭及天 2021.11.30

全台房價大漲,購屋坪數卻縮水!根據591調查,去年包括新竹縣市的全台七都購屋總價中位數為1,092萬元,今年來到1,154萬元;去年購屋坪數為34坪、今年則下滑至32.5坪,等於晚了一年購屋,平均得多付出62萬元總價、坪數縮水1.5坪的代價。其中,購屋最辛苦的為新竹市,單價年漲幅三成,晚一年買房就增加過百萬,且坪數縮水超過10%。

房價大漲,買房花更多成本、卻只能買到更小空間的情形日趨嚴重,尤其在雙北以外的都會區更明顯。調查顯示,全台七大都會區購屋單價全面上漲,除了雙北市外,其餘都會區單價漲幅均逾一成,又以新竹市漲幅達30%最高,新竹縣、市及台中市單價雙雙站上3字頭。

購屋總價除了台北市下修4.8%外,其餘都會區縣市均上漲,桃、竹、中增加逾一成,都站上800萬元,新竹市更達950萬元、逼近千萬,全台都會區僅剩南、高二都總價不到700萬元;至於平均購屋坪數,都會區縣市普遍縮水1~2坪。

591指出,各都會區購屋市場普遍面臨價格上漲,及坪數縮水的雙重壓力,其中,新竹市去年購屋總價中位數約828萬元,可買到約31.1坪的房子,但今年總價中位數提高到950萬元,卻只能買到約27.3坪的房子,等於晚一年買房平均總價就增加了122萬,坪數縮水幅度也是全台之冠、高達12.3%,在新竹買房已出現三個現象:「買房愈來愈難」、「買得愈來愈貴」、「住得愈來愈小」。

房地產業者指出,新竹房市擁有竹科客高所得族群的支撐,自去年以來精華地段新推案房價從每坪約30~35萬元,一路上調到4字頭、5字頭,甚至已有部分個案開價6字頭,供給緊縮加上追價買盤強勁,帶動整體房價上揚。

台中今年迎來首條捷運綠線正式通車,平均購屋總價已較去年成長約13%,除市區外,這波房市熱也燒到外圍「山海線」,海線包括清水、沙鹿房市,山線則有過去台中縣縣政中心的豐原區,部分屋齡近30年的產品,經過整理有望成交站上2字頭,逼近去年新成屋房價。

南台灣則因台積電效應,致使房價大漲,房價「一日三市」的情形不斷,591指出,雖目前台南、高雄總價中位數還尚在600餘萬元,為全台各大都會區最低,不過未來補漲可能性不容小覷。

今年七大都會區購屋房價及坪數



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

顏炳立:房市大漲難 不適合投資只能避險

顏炳立:房市大漲難 不適合投資只能避險

2021-11-29 19:31 經濟日報 / 記者陳芝瑄/台北即時報導

通膨來襲,投資人又該如何做資產配置抗通膨,專家指出,現在的房市要大漲難,也不適合投資只能避險,未來投資可選擇科技、疫情重啟後的產業,並留意市場油價、經濟成長放緩等變動風險,作為通膨下的投資策略。

北威今(29)日舉行座談會,邀請香港戴德梁行(台灣)董事總經理顏炳立、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總經理羅尤美、第一金投信投資長唐祖蔭分享「通膨避險策略」。

針對房市的部分,顏炳立表示,目前房價炒熱是行銷手法,房市有熱度但不會大漲,現在房市熱度是由蛋白區帶動,但這不代表蛋白區上漲,會讓蛋黃區豪宅也跟著上漲,即所謂「吳郭魚熱銷,不代表石斑魚會大漲」的概念。

顏炳立認為,現在房市只能避險並不適合投資,尤其中央銀行打炒房非常積極,從去年開始便實施三次選擇性信用管制,再加上這波房市熱主要靠剛性需求支撐,未來自用型、蛋白區需求減少,交易也會變少,現在的市場資金多、利率低,金融市場有充足的養分,房價短期內難下跌,有剛性自用需求者,還是可以趁早買。

而在通膨風險下投資策略的部分,羅尤美指出,通膨升溫、QE退場、景氣溫和成長與利率緩升的環境下,投資可以依照「1主流加3潮流」佈局,也就是以科技為主流,其餘則可以參考國際趨勢、政策扶植與股息防禦等。

羅尤美認為,明年科技業獲利可期還算穩定,加上科技題材話題多,像是近期的元宇宙話題等,未來會有一定的成長空間,另外也能持續關注如氣候變遷議題、美國基礎建設,與搭配投資組合的債券基金作為投資方向。

至於通膨環境下可關注的產業及未來風險的部分,唐祖蔭表示,疫情重啟的產業包含餐飲、旅遊,以及銀行、REITs等都是可以關注的發展產業,不過油價若持續升高恐將影響預期心理,以及受變種病毒來襲以致經濟成長放緩,皆是未來需要留意的風險。

炒房又假藉非自願離職逃漏房地合一稅 國稅局靠這招揪出

炒房又假藉非自願離職逃漏房地合一稅 國稅局靠這招揪出 吳馥馨 2023年11月11日 週六 上午7:00 個人出售持有期間5年以下的房地,最高稅率為45%;若符合財政部公告的「非自願性」離職因素等要件,可適用20%優惠稅率計算應該稅額。但台北國稅局靠這招,揪出「假離職、真炒房,又...